校内公告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常识

来源:校医院 编辑:校医院 发布时间:2011-09-20 16:48:00 浏览次数: 【字体: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临床表现自觉患眼刺痒如异物感,严重时有眼睑沉重、畏光流泪及灼热感。有时因分泌物附着在角膜表面瞳孔区,造成暂时性视物不清,冲洗后即可恢复视力。由于炎症刺激产生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患者早晨醒来时会发觉上下睑被分泌物粘连在一起。当病变侵及角膜时,畏光、疼痛及视减退等症状明显加重。一般说来,发病3~4日,病情即达高潮,随即逐渐减轻,约10~14日即可痊愈。由kochweeks杆菌和肺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病情较重者,有时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及全身不适等。症程可持续约2~4周。本病常双眼同时或相隔1~2日发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特点为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此,该病常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等集体单位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多发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自然病程短、无特殊治疗药物、预后较好、极个别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一、预防控制措施:

   1.公众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需注意保持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揉擦眼晴。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洗脸最好使用流水。

   2.病人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接触患者后应用75%乙醇消毒双手。

   3.医务工编辑检查及治疗操作后必须用75%乙醇消毒双手及用品以后再接触其他病人。使用的仪器、物品用75%酒精或84液等清拭消毒,严防医源性传播。本病流行期间,医院需要设专台门诊,避免交叉感染。

   4.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方法预防眼病。

    二、对病人的管理:

   1.对病人进行规范治疗,防止眼部并发症发生,病人一般不需住院治疗。

   2.病人洗漱用品严格隔离使用,每日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病人接触使用的物品,用75%酒精擦拭消毒或煮沸消毒。

   3.病人应自觉避免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社交活动。暴发流行期间根据疫情,有关部门可责令暂时关闭游泳池、浴池等场所,减少社交活动以避免扩大传播。

   4.发现该病应及时向主管卫生、防疫部门作传染病报告,病人最好脱离学习、工作环境,居家治疗休息。

                        

 

 

 

 校医院

【打印正文】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