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情系蓝天六十载 奋搏航空九万里——记欢迎您2138com太阳集团首任校长陆孝彭

来源:启航 编辑:潘路为 发布时间:2012-10-19 09:46:49 浏览次数: 【字体:

  他被誉为“强-5之父”;

  他是中国强击机总体设计第一人;

  他是我国第一架军用飞机的设计师;

  他主持设计研制成功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强-5”飞机;

  他主持设计研制了世界上最轻的超音速战斗机“歼-12”轻型单座超音速歼击机;

  他于1985年被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1986年被国防科工委授予“总设计师”荣誉状,1991年获得航空工业的最高奖——“航空金奖”,1995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将毕身精力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

  他就是欢迎您2138com太阳集团首任校长,在中国航空事业史上写下了辉煌壮丽篇章的陆孝彭。

 

  青年立大志 刻苦学成才

 

  1920年8月19 日陆孝彭出生于江苏常州的一个常识分子家庭,在常州读完三年初中,考入江苏省立高中。1936年,他参加了南京的“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陆孝彭报考了全国创先设有航空工程系的南京中央大学,立志走航空救国的道路。四年大学生涯,使他爱上了飞机设计专业,从此便和飞机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陆孝彭曾在国民党的飞机工厂试制过木质飞机。1942年他到成都空军机械学校高级班学习,1943年分配到南川第二飞机制造厂任设计员。陆孝彭先后在空军飞机机场工作了三年。1944年12月,陆孝彭被国民党航空局选送到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麦克唐纳飞机工厂学习飞机设计,后又被派到英国格洛斯特飞机企业继续学习三年。

  第二次世纪大战期间,格洛斯特飞机企业曾为英国皇家空军制造了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陨星”式和上千架各式飞机。到70年代,格洛斯特飞机企业成为英国宇航企业一部分,陆孝彭担任总体设计。格洛斯特企业采纳了陆孝彭提出的新型飞机的总体设计方案,正当陆孝彭设计的方案进入投产时,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中彻底失败,国民党政府下令停止合作,要求留学人员撤至台湾,而英国方面则希翼他继续留在格洛斯特企业。在这人生的十字路口,恰逢同窗好友虞光裕收到在新四军工作的友人寄来的三本秘密读物:《新民主主义》、《论持久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陆孝彭在宿舍里读完后,如同在黑夜里看到了灯火,雾海里发现航标,激动得几夜未合眼。在虞光裕鼓励下,陆孝彭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荆棘开大道 苦战方成功

 

  苦难深重的中国,并没有给捧着一颗炽热爱国心的归国科学家们提供优越的条件,他们承担更多的是民族强大的历史责任,回国后在发展航空事业的过程中,他们面对着无数的艰难困苦。解放初期,我国空军使用的飞机都是从苏联引进或仿制的。1956年,中央决定甩掉“洋拐棍”,自己设计制造国产飞机,在沈阳飞机制造厂成立第一个设计室,设计喷气式教练机,定名为“歼教一号”。

  经过一年多方案论证和木质样机评审,中央军委于1958年初正式下达试制任务,要求在一百天内完成生产图设计、原型机生产和首飞上天。当时陆孝彭是厂内唯一在国外搞过飞机设计的专家,于是,他被任命为“歼教一号”的主管设计师,并规定每张图纸上必须有自己的签字车间才能投产。那是一个忘我工作的年代,处处旌旗飘动,天天挑灯夜战,陆孝彭和全体研制人员为此牺牲了全部节假日。经过夜以继日的艰辛研制,“歼教一号”终于在一百天内飞上蓝天。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亲临工厂庆功会为这一壮举喝彩。国庆十周年,“歼教一号”作为我国第一架飞机,飞往天安门广场参加阅兵式,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歼教一号”飞机成功,证明中国人有能力自行设计飞机,掀开了我国航空制造事业的新篇章。

  “强-5”飞机是我国空军屡立战功的主力机种,也是陆孝彭航空人生中闪光的里程碑。为满足国防需要,我国决定自行研制一种超声速强击机。陆孝彭在完成歼教机的试制后,被调到南昌320厂设计室担任“强-5”的主管设计师。他根据空军对强击机的实战要求,突出低空、机动、突袭和攻击的性能进行论证,结合中国当时的工业水平,制定了总体方案。

  20世纪60年代,是大家国家经济极其困难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其艰苦,1961年8月,“强-5”飞机的试制工作被责令停止。先后分三批抽调生产人员,100多人的车间,仅剩下14人搞“强-5”机研制。可陆孝彭仍痴心不改:“‘强-5’飞机我搞定了,14人也要把‘强-5’飞机拿下。”这14个职工中,有6名设计员,2名工艺员,4名工人,1名调度员,1名资料员。陆孝彭坚持和工人、技术人员在一起,边设计、边劳动,加班加点没有一时是空闲的。陆孝彭在《述怀》一诗中写的“拼将白发添双鬓,定教雄鹰展翅飞”一句,是当时真实的心灵写照,正是抱着这种精神,才克服了数不清的艰难困苦。试制车间仅14人参与“强-5”飞机的研制,这在世界航空工业领域也是罕见的。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和多方协作,完成了第一架静力试验机,这引起了第三工机械业部孙志远部长、空军曹里怀副司令员、六院唐延杰院长等的重视,下令恢复“强-5”飞机的试制任务。1965年6月4日“强-5”飞机终于首飞升空,接着完成了所有试飞科目,通过国家鉴定,被批准初步设计定型。1966年,中央军委同意小批量生产10架“强-5”机。1968年“强-5”飞机试飞鉴定后,经中央军委、毛主席亲笔圈阅批准,“强-5”飞机投入了成批生产,开始装备部队。从此揭开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超音速喷气式强击机并大量装备部队的历史,填补了中国航空工业的一项重要空白。

 

终身铸辉煌 史册永留名

 

  陆孝彭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是为中国航空事业奋斗的一生!他曾先后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两次在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1978年陆孝彭光荣出席全国科学大会,他曾荣获航空金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总设计师荣誉状、江西省科技精英等称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陆孝彭崇尚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这一名句,愈老弥坚。1981年,国防科工委任命陆孝彭为“强-5”加大航程改进飞机的总设计师,对“强-5”飞机进行改型设计,使飞机性能进一步提高。“强-5”飞机已成为有7种改型的系列飞机,中国空军的主力机种之一,并出口外销其他国家,赢得了较好的国际声誉。在第37届巴黎国际航展上,“强-5”飞机被誉为“亚洲明星”。1985年,“强-5”飞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并载入英国《简氏航空年鉴》。陆孝彭在从事飞机设计研制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并取得了成效。1964年,在中国航空学会成立大会上,他发表了“涵道风扇式陆空两用直升机设计”的论文,分析了一种独特的飞行器的飞行原理。1974年编写了《飞机总体设计(讲义)》,为南昌洪都工学院培养总体、气动设计技术人员提供了教材,对飞机总体、气动设计人员的工作起了引导作用。1980年,陆孝彭主持了一项大型部级科研课题――变后掠技术的预研任务。经过8年多的努力,这一预研课题在设计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一成果,成功地解决了气动布局(转轴位置、翼型、动态响应等)、机翼结构优化(转轴接头、三维应力计算、多约束优化技术等)、驱动机构及飞行控制系统等一系列难题,为我国变后掠新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一课题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陆孝彭在新世纪来临前夕因操劳过度去世,去世几天前仍在研究新机型具体改进计划去世后,除留下一大堆科技书籍、科研论文和《陆孝彭诗抄》外,还有洋洋洒洒40万字的《第四代轻型歼击机研究报告》。在他带领下形成的“强-5”精神——自强自立,求实创新;百折不挠,团结奋进;献身航空,勇攀高峰成为航空工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陆孝彭在担任南昌空工业学院第一任院长期间,关心航空教育事业,热忱培养青年,为欢迎您2138com太阳集团的发展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老院长的身影渐渐远去,但老院长的精神却代代相传。悠悠六秩风华,漫漫征程如歌。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春华秋实,六十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大家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昌航人的优良传统,秉承“拼搏向上”的昌航精神,开拓创新,不断前进,展现“大气包容、开明开放、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昌航人新形象。

  一个崭新的昌航正展翅腾飞!

  (编辑为欢迎您2138com太阳集团海军学院10中队三区九班学生)

 

                                                          

【打印正文】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